1评论

华境 S 掀起技术平权浪潮:当高端智能配置成为“标配”

09-12 7903 玩车教授  

2025 年,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浪潮。

 

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新能源乘用车 L2 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的装车率已飙升至 82.6%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也宣布,L2 级辅助驾驶技术渗透率突破 50%,位居全球首位。

 

然而,在这场渗透率狂欢背后,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:售价 30 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型中,高阶智驾功能标配率超过 90%,而主流消费市场车型的这一比例仅为 35%。这种智能化配置的分化,在消费者“高关注、低付费”的市场特征下尤为明显——调查显示,40.08% 的受访者不愿为智能辅助驾驶支付额外费用,但有 63.61% 的用户迫切希望提升行车安全的智能配置。

 

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,宝骏华境 S 以主流市场首次全系标配华为乾昆智驾 ADS 4 和鸿蒙座舱 HarmonySpace 5 的激进策略,掀起了汽车行业的技术平权革命。


 

技术下沉的破局之道

 

智能驾驶技术普及的瓶颈,从来不只是技术本身,更是成本控制与用户信任的双重挑战。华为乾昆智驾 ADS 4 作为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的高端系统,最初应用于猛士 M817 等豪华车型。宝骏华境 S 的技术突破,本质上是一场“算法融合 + 制造革新”的双重变革,恰逢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信部联合发布《智能网联汽车规范宣传通知》的政策窗口期,为行业树立了“标配即责任”的新标杆。

 

宝骏灵眸智驾系统与华为深度融合适配,将原本服务于豪华车的高速 NCA、城区 LCC+ 等核心算法能力下沉,让更多的华境S用户也能平价享受到。这不仅是简单移植,而是重构优化的技术输出模式。配合宝骏智能岛制造体系的规模化生产优势,最终实现单台制造成本下降 31%。这一成本控制能力在行业内堪称标杆——即便以供应链优化著称的比亚迪秦 L EV,也只能在入门车型上实现部分高阶智驾功能标配,难以做到全系覆盖。

 

宝骏主导将华为ADS 4.0的WEWA架构纳入华境S核心智驾方案,结合中国用户通勤、拥堵等场景,适配架构的云端引擎与车端模型,最终实现端到端时延降50%、通行效率升20%。 正是宝骏以灵眸智驾系统为基础,推动算法优化实现“减负增效”,让高阶智驾摆脱对顶级硬件的依赖。而这套原服务豪华市场的架构,恰因宝骏智能岛制造体系(I²MS)——单台制造成本压减31%、品控达98%底盘一致性——才产生化学反应,将过去少数人的智驾体验,转化为华境S全系标配。

 

 

体验升级的普惠价值

 

技术平权的核心意义,是让更多用户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实际价值。宝骏华境S主动整合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与华为舱内激光视觉系统,基于对国民用户安全需求的深度洞察,重塑主流价位车型的用户体验标准,精准回应了消费者“愿为安全付费”的需求——调研显示,63.61% 的受访者愿意为雨雾天增强视野等安全功能额外付费。

 

华境S搭载的鸿蒙座舱,由宝骏联合华为,基于3000万国民用户交互数据优化近百项细节,将语音交互准确率提升至 99.2%,响应时延控制在 0.4 秒以内。这一速度已超过部分豪华品牌旗舰车型,为华境S用户彻底解决了传统车机“答非所问”“反应迟钝”的痛点。更关键的是,华为 Limera 激光视觉系统带来的安全冗余——在夜间高速场景下,该系统能精准识别 30 厘米障碍物并实现舒适刹停,而这一过去仅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具备的安全能力,正是通过宝骏的配置下放战略,成为华境S车主的日常保障。

 

与同级别竞品相比,这种体验升级的差异化尤为突出。小鹏 MONA M03 虽然将城区智驾下探至主流市场,但采用纯视觉方案,在极端环境下可靠性仍存疑;广汽埃安 RT 虽保留激光雷达,但在配置均衡性上做出妥协,部分舒适配置被削减。而宝骏华境 S 借助华为技术加持,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,实现了“既全且强”的配置策略——从高速领航到城区巡航,从语音交互到主动安全,构建了无短板的智能体验。

 

全维防碰撞系统 CAS 4.0 的下放更具行业意义。这套以“全时速、全方向、全目标、全天候、全场景”为目标的安全系统,能在 4-150km/h 速度区间实现前向 AEB 防护,30-130km/h 区间完成侧向防碰撞。当这种越级安全配置成为标配,主流消费者无需为基础安全体验支付溢价,这正是技术平权最本质的价值体现。

 

重构行业竞争的新范式

 

宝骏华境 S 的战略决策正在引发蝴蝶效应,推动整个行业加速进入“智驾平权”时代。数据显示,2025 年 L2+级车型销量预计突破 800 万辆,同比增长 60%,其中主流消费市场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。这一变化背后,正是以宝骏与华为合作为代表的技术下沉力量在推动,恰逢工信部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的政策东风。

 

这场变革的深层意义在于重新定义了“质价比”标准。过去,主流市场车型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空间和配置等基础方面,导致“低价低质”的恶性循环。而宝骏华境 S 通过“高价技术平民化”的路径,证明主流价位车型也能提供媲美豪华车的智能体验。这一突破促使竞品加速跟进——比亚迪秦 L EV 全系标配“天神之眼”高阶智驾三目版,岚图知音将华为智能全家桶纳入配置清单,都说明技术平权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。

 

更具启示意义的是,“技术输出 + 量产落地”模式带来的生态协同效应。依托宝骏与华为的深度合作,乾昆智驾 ADS 4 和鸿蒙座舱 HarmonySpace 5 计划覆盖多价位车型产品矩阵。这种生态力量加快了技术迭代速度,规模化应用也进一步摊薄研发成本,形成“普及—迭代—再普及”的正向循环,最终受益的是所有消费者。

 

当高端智能配置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变为大众标配,改变的不仅是汽车消费的价值逻辑,也将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化时代建立新的竞争优势。宝骏华境 S 的实践证明,技术平权不是简单的配置下放,而是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打破行业壁垒,让每位消费者都能共享科技进步的红利。到 2025 年,L2+级辅助驾驶渗透率有望突破 40%,这或许正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换道超车的关键。

相关阅读
全部评论
i行尸
3小时前
看来宝骏现在已经很多人买了…
写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