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授每天在后台回复网友们的留言时,都能看到很多对选车的疑问。其实里面的很多答案教授都在其它的文章中给予了回答,当然,那短短的一段回复也说不清楚,找起来也不那么方便。以后教授将会定期出一篇“教授帮你选”的文章,就以微信网友的回复为主题,针对性的解答买车时会遇上的问题。欢迎各位在下方积极留言。
教授总结:
最近经常能看到后台有咨询迈锐宝XL这款车的,教授先帮它做个总结吧:“中期改款后的迈锐宝XL已经搭载了通用系目前最先进的动力总成,同时价格十分亲切,并且满足市场对一款中型轿车基本需求的产品。”
——问题就在于,雪佛兰品牌力拉了后腿,同时现在主流中型轿车就都不是省油的灯。
目前迈锐宝XL和速派这类车的存在,感觉就像是2013年上市的现代名图那样——目的就是打穿车型级别的界限,结合市场优惠来看,它们是真便宜,同时素质上是标准不掺水的中型轿车。对于一些对价格敏感品牌不敏感的消费者来说,这个再好不过了。
要想不在中型轿车这件事上挑花眼,首先要明确的就是——“你要品牌还是价格”,感谢庞大的中国市场,让中型轿车拥有了“便宜有好货”的可能,而迈锐宝XL和速派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那种。
要说选择的话,我个人更倾向于迈锐宝XL的“2.0T+9AT”,动力素质摆在这里,剩下的都可以妥协。目前中型轿车市场有明显的两种趋势,全面发展和一头冒尖,而迈锐宝XL就是后者,个人到不觉得某款车“偏科”有什么不好,这就是“个性”的体现。
教授回复:
这一串评论教授路过必须点个赞再走了,一段话往大往小了说都把“选车”这事的基本点说的差不多了。确实,现在买车变便宜了,但对大多数家庭来说,都不是一笔小钱。教授自己作为汽车媒体,文章中每天都在出现各种“设计/配置/动力”,但必需指出,这些只是参考,什么才是各人心中的“好车”,重点还是要看每个人不同的需求。
买车不是为产品买单,而是为你自己的需求买单。“需求”这个东西是没有差不多的说法的,只有“满足或不满足”。虽然很多车企都在强调自己的产品如何“多面手”,但实际上你会发现,产品是否多面手,只有你手上的预算说了算。钱不到位就一定是会在某些地方打折扣。
没有最好的车,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车。教授身边就是几个买车时把需求和要求搞混的朋友,想着是一回事,用着又是另回事,这是在家庭选车中很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。现在汽车与每个人的生活结合的更精密,选车时的尴尬肯定会体现到生活中来。
教授回复:
宝马3系,一直以来就是以运动形象示人的,那什么是运动呢?用最朴实的话来描述:悬架支撑性更强,转向手感细腻一些,油门更灵动的响应......当然,什么事都是有代价的,后驱带来的后排中央拱起,粗糙的内饰和座椅皮质(新一代3系好了很多),作为驾驶者,如果你选择宝马时对“驾驶感”这件事理解的不那么透彻,那宝马的一些短板会很快浮现出来。
如果是说座椅不舒服,这个事太过于个人化,教授也没什么太好的建议,实在不行上坐垫加颈枕。但就教授开过的现款3系而言,在comfort驾驶模式下,整体的悬架表现强调的还是一个舒适导向。个人对宝马一直有种看法:它能为驾驶者提供基本驾驶的诉求之上的乐趣——在偶尔会出现的心血来潮的时刻,在偶尔想要“试一试”的时候,它会配合你,会给你关于你的尝试非常准确的反馈。然后你会微微笑起来说,诶?这也行?这一点,是A4和C级给不到的,也是3系一直以来的魅力所在。
教授回复:
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,新一代飞度有望在年底正式公布,明年年中上市,基本可以肯定,新一代飞度动力总成会以1.0T为主,并加入混动系统。独立悬架+盘式刹车也会在上面出现。本田已经全面向涡轮/混动转型,飞度自然不能免俗。
就现有本田1.0T的参数来看,搭载在飞度身上,继续保持“小超跑”的名头是没有问题的,同时新一代车型在设计上和空间体验上肯定是要进一步升级的,至于最重要的价格方面,结合当前市场形势来看,应该会保持与现款持平的水平。
目前国内市场,两厢小车能卖的动的也就是“Polo/飞度/致炫”三家了,在六月,Polo Plus率先上市拉开换代大幕,这类小车如何在“配置/空间/价格”上权衡是它们能否成功的关键。现款飞度虽然有一定的光环,但“噪音/质感”也一直是其回避不了的问题。希望换代飞度能够解决好这一切,至于搭载1.5T的问题......梦想总是要有的,Polo都有GTI,谁说就不能有“飞度RS”呢?
教授回复:
话不能这么片面嘛,教授刚刚在广州市场调查了CX-8的行情,车价+金融方案最高可以去到4万的优惠.......马自达当然有优惠,就看是什么车。中国汽车市场拥有超200个品牌。在这个背景之下,强势企业越做越强,小众厂商越走越难,说穿了,蛋糕就这么大,强者多吃一口,有人就少吃一口。而马自达的“规模虽小却熠熠生辉”在市场大背景下,是很难妥协的一点。
教授身边有几位马自达车主,从他们的选车经历中我总结出一点:“问则不买,买则不问”,不管马自达4S店门脸怎么小,优惠幅度如此低,它们看中的始终是“创驰蓝天+魂动设计”的那种意境。
这种小众心态与很多小众豪华品牌又大不一样。为一个企业来讲,如果说不想做大,那肯定是句虚话,这也没什么可避讳的,但对于现阶段的马自达来说,坚守特点和价值比任何事情都更加重要,尤其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更是如此。可以说,在“不忘初心”这件事上,马自达的消费者比车企走的更远。
教授参加过几次马自达到底活动,经常从它们的高层口中听到一个词——“价值营销”。对于终端客户,一个企业所能提供的价值首先是产品,背后是品牌。马自达坚持的个性换来了一批忠诚的消费者,虽然说量不大,但反馈很好。
马自达一贯求“稳”,即稳定的价格体系。品牌这个事情,放在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最难做的,而一旦做成了,即等同于消费者接受了一个品牌背后的文化,而文化的壁垒是最难打破的。马自达当然有槽点,但也有足够的实力让你向别人介绍马自达时——这车,好看好开!